秋风渐凉,空气干燥,
一到下午就忍不住想来一杯热茶暖暖手。
办公室、家里、书桌旁,
茶几乎成了秋冬最简单的养生神器。
但很多人有个误区:
觉得茶越贵、材料越多、花样越丰富,
就越养生。
实际上,茶饮的养生效果,关键在于是否适合你的体质。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养生茶不是百搭,体质选错反而受罪
我身边就有朋友,
买了高价花草茶,坚持每天泡来喝,
结果却出现上火、失眠、胃胀的状况。
为什么?
茶性有寒热温凉之分,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
喝错了茶,不但养生没效果,
还可能给身体增加负担。
比如:
胖大海茶:性寒,润喉止咳,但体寒、胃弱的人喝多了容易腹泻
陈皮山楂茶:性温,助消化、开胃,但阴虚内热的人若过量,会口干舌燥
菊花茶:性凉,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但体寒易手脚冰冷的人喝了可能更冷
所以,选茶饮,越懂自己体质越重要,而不是一味追求名贵材料。
秋季润燥茶饮,按体质喝更高效
我总结了一下,秋冬最常见体质与对应茶饮搭配:
推荐茶:
菊花茶+金银花
桑叶茶
特点:清热降火、润肺解燥
小贴士:不要加太多干果或糖,否则清热效果打折
2️⃣气虚型(容易疲倦、出汗多)
推荐茶:
黄芪茶
红枣枸杞茶
特点:补气养血,增强身体元气
小贴士:茶性偏温,不适合下午或晚上睡前喝太浓
3️⃣阴虚型(手脚心热、口干舌燥)
推荐茶:
百合茶
银耳桂圆茶
特点:滋阴润燥
小贴士:体寒的人可加入少量红枣暖胃
4️⃣体寒型(怕冷、手脚冰凉)
推荐茶:
生姜红茶
陈皮红枣茶
特点:温阳驱寒
小贴士:生姜量不要太多,否则容易口干上火
泡茶也有讲究:用量和时间决定效果
很多人觉得,茶叶越多越浓越好,
其实这样不仅浪费,还容易伤胃。
我最近试了一种方法:
干茶用量:大多数花草茶5~8克即可
水温:花草茶用85~90℃热水,药食同源的材料可以略高
⏰浸泡时间:3~5分钟为宜,久泡苦涩反而刺激肠胃
此外,茶饮不要空腹喝,
尤其是性寒茶,早晨空腹饮用容易胃痛;
下午或晚间喝过浓茶,也可能影响睡眠。
秋冬养生茶搭配小技巧
1️⃣分体质、分季节
秋季注重润燥,冬季注重温阳
不必每天喝同一款茶,可轮换搭配
2️⃣加一点小食材,增加滋养感
红枣、桂圆:温补
陈皮:理气、助消化
枸杞:明目、补血
小技巧:量少即可,太多热量就破坏茶的原意
3️⃣懂得少而精
高价茶不等于高效
每天一小壶,慢慢喝,养生效果比一次喝大量更好
秋冬喝茶,其实是一种生活节奏的调整。
慢慢泡一壶茶,
暖手、闻香、感受热气蒸腾,
比什么都能让身心舒缓。
茶的价值,不在贵与名,而在适合自己。
懂体质,懂搭配,
茶才是真正的温柔养生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