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家人往返肿瘤科的日子里,常听到这样的疑问:“化疗后没胃口,想给病人吃点蛋白粉补营养,到底行不行?” 还有家属悄悄纠结:“怕补多了伤肾,不补又担心身体扛不住治疗”—— 其实癌症患者能否吃蛋白粉,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先摸清身体的 “需求信号”,再选对适配的 “营养帮手”。
先搞懂一个核心问题:癌症患者为什么特别需要蛋白质?治疗期间的身体,其实在打一场 “双线消耗战”:一方面,肿瘤细胞会持续掠夺体内的蛋白质来维持增殖;另一方面,化疗可能引发口腔溃疡、恶心呕吐,放疗可能损伤消化道黏膜,这些都会让患者吃不下、吸收差,导致蛋白质摄入 “入不敷出”。而蛋白质是修复受损细胞(比如化疗后黏膜细胞)、制造免疫细胞(比如白细胞)的 “原材料”,一旦缺口太大,不仅会让体重快速下降(医学上叫 “癌性恶液质”),还可能导致化疗延迟、免疫力下降,甚至增加感染风险。
那怎么判断 “该不该补”?首先看日常饮食能不能达标。一般癌症患者每天需要 1.2-1.5 克 / 公斤体重的蛋白质(比如 60 公斤患者,每天需要 72-90 克),这相当于 3 个鸡蛋 + 200 毫升牛奶 + 100 克鱼肉的量。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患者化疗后连半碗粥都咽不下,或者吃了就吐,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这时候别硬扛,及时咨询营养师或医生 —— 如果连续 3 天饮食量不到平时的一半,或者抽血发现白蛋白低于 35g/L,通常就需要用蛋白粉来 “查漏补缺”。但如果患者胃口不错,能正常吃够三餐,甚至还能主动吃瘦肉、豆腐,盲目补蛋白粉反而可能增加肾脏负担(尤其是本身有肾病的患者),所以 “先靠天然食物,不够再补” 是铁律。
选择蛋白粉时,也有几个小细节要注意:第一看吸收难度,化疗后肠胃蠕动变慢,尽量选 “小分子蛋白”(比如乳清蛋白),比普通蛋白粉更好消化;第二看成分表,避开添加了蔗糖、植脂末的产品,癌症患者血糖容易波动,过多添加剂还可能刺激肠胃;第三看适配场景,比如有乳糖不耐受的患者,要选 “无乳糖款”,避免喝了腹胀腹泻。速全素蛋白粉,不仅用了易吸收的乳清蛋白,还添加了可溶性膳食纤维(低聚果糖),既能帮着补蛋白,又能温和调节肠道功能,尤其适合化疗后吃不下饭、还容易腹胀的患者,不少家属会把它当作 “应急营养储备”。
最后想提醒的是,蛋白粉始终是 “补充剂”,不能替代天然食物。哪怕需要补,也建议和三餐搭配着吃,比如拌在粥里、加入牛奶中,让营养吸收更均衡。毕竟对癌症患者来说,每一口食物都该为 “恢复体力、对抗疾病” 服务,选对、用对,才能真正帮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