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气候逐渐转凉,空气也愈发干燥,此时的饮食调理需顺应节气特点,遵循 “少辛增酸” 的原则,既能调和五味、滋养肺阴,也能为冬季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少辛” 是秋季饮食的重要准则。辛辣食物多性温发散,如辣椒、花椒、生姜、大蒜、洋葱、胡椒等,过量食用容易消耗体内津液,不利于肺阴的养护。尤其在秋燥明显的时节,若不加以节制,可能会出现身体不适。因此,秋季烹饪时可适当减少这类食材的用量,让饮食更贴合季节需求。
与之相对的 “增酸”,则是通过食用酸味食物来收敛肺气、生津止渴。梨子清甜多汁,能滋润喉咙;酸梅口感醇厚,可帮助解渴;山楂酸甜可口,还能促进消化;葡萄、石榴等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应季水果既能带来味觉享受,又能顺应秋季身体对津液的需求。
秋季燥邪容易伤及肺脏,而中医认为 “白色入肺”,因此不妨多吃些白色滋阴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藕等。银耳口感滑嫩,搭配百合炖煮,是秋日里的温润之选;莲藕生吃清脆,熟食软糯,无论是凉拌还是煲汤,都能为饮食增添一份清爽。
秋季饮食调理的关键在于顺应自然变化,通过合理搭配食材,达到滋养身心的目的,为迎接寒冬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