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到中年不由己,保温杯里泡枸杞”早已升级为“空调房里做艾灸”。可打开购物平台,9.9元包邮的“十年陈黄金艾”、38元一盒的“蕲春头茬艾”让人挑花眼:有的烟呛到邻居报警,有的烧完灰里蹦出小黑虫,更有甚者灸完咳了半个月。到底该怎么选、怎么用?健康消费办给大家一份“避坑”攻略。
从中医视角看艾条(柱)
好艾= “陈、正、精、香” 缺一不可
![]()
1. 陈
新艾挥发油多,火“烈而短”,易烫伤;陈艾(1~5年)油分减少,火“温而透”,《孟子》都写“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2. 正
艾草品种要用菊科艾Artemisia argyi,不是蒿子草;产地以湖北蕲春、河南汤阴、河北安国为道地。
![]()
3. 精
“比例”越高越精细:
10:1=10kg艾叶出1kg艾绒,杂质少、纤维长;
30:1以上称“黄金绒”,色金黄、手如羽绒。
(注意:比例≠年份,别被“50:1十年陈”忽悠。)
![]()
4. 香
好艾点燃后“烤面包+青草”复合香,几乎不呛;霉艾有土腥味、酸腐味,邻居先替你咳。
![]()
艾条(柱)5步肉眼选购法
(线下门店、网购刚拆包裹都能用)
1. 看包装:选择包装信息完整、印刷清晰、材质优良的产品,避免购买包装破损、受潮、误导性宣传的商品;并尽量选择生产日期较近的艾条产品。
2. 观外观:挑选外形均匀圆柱体、包裹结实紧密、两端平整、无漏绒、夹绒、折痕、粘合剂渗漏的艾条,颜色为淡黄、灰黄、土黄、灰绿等自然色,无霉点、异味。尽量不选艾条上有印刷文字、图案的产品。
![]()
3. 闻气味:优质的艾条气味清香纯正,具有艾草特有香气,无霉味、酸败味或其他异味,若闻到刺鼻、呛鼻气味,可能是劣质产品或掺杂了化学物质。
4. 捏艾绒:抓一小撮捏成团,手松后3秒内“蓬松回弹”为佳;渣多、梗多、一捏结死块,直接退货。
5. 试燃烧:在购买前,若条件允许,可进行简单的燃烧测试,观察其点燃难易度、燃烧稳定性、烟雾颜色及气味、灰烬状态等,选择燃烧平稳、烟雾适中、灰烬细腻的产品。
![]()
艾条(柱)使用“三不要”
1. 不要“贪大灸”:
不要在同一部位连续灸>30min,低温烫伤48h后才起泡,比开水烫伤更难愈合。
2. 不要“闭窗灸”:
艾灸时需要开窗通风,冬天至少也要开小窗。30m²房间至少开5cm窗缝;PM2.5>75μg/m³时,开空气净化器或暂停。
3. 不要“霉艾凑合”:
发现艾条燃烧后灰黑、味酸、咳喘,立即灭掉,整批扔掉!艾条在燃烧过程中,其中的霉菌孢子会随烟雾被释放到空气中。当你吸入这些烟雾时,霉菌孢子会进入你的呼吸道和肺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呼吸道感染、真菌感染等风险。
使用霉菌污染的艾条疗效归零,反受其害:艾灸的核心在于利用艾草纯阳之性的温热效应和药理作用来温通经络、扶助正气。使用发霉的艾条,其药性已变,不仅无法起到治疗保健作用,反而会引入“邪气”(霉菌),损害身体健康。霉菌孢子260℃仍存活,艾灸温度180~220℃,杀不死。
艾条(柱)存放“三原则”
干燥、密封、避光。
未用完的艾条套铝箔袋+脱氧剂,放阴凉处;
南方回南天,可配20g硅胶干燥剂,湿度计>60%立即开空调除湿;
发现“白毛绿斑”立刻整盒报废,别心疼几十块,省得花几千看肺。
艾灸四季皆宜,但不同季节各有侧重;顺四时、养阳气,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
春|生发季——“灸肝俞、助阳气生发”
- 关键词:疏肝、升阳、防春困
- 推荐穴位:肝俞、太冲、足三里
- 贴士:春天湿气渐重,可用温和灸10min,防“温燥上火”。
夏|长养季——“冬病夏治,趁热打‘灸’”
- 关键词:祛湿、冬病夏治、补脾胃
- 推荐穴位:大椎、脾俞、中脘、神阙(隔姜灸)
- 贴士:空调房做艾灸,一定开窗通风,防“暑湿闭在室里”。
秋|收敛季——“灸肺俞,润燥防咳”
- 关键词:养肺、防燥、提高免疫力
- 推荐穴位:肺俞、膏肓、列缺、足三里
- 贴士:秋季燥邪当令,灸后喝100ml 温开水,必要时配合雪梨、百合润肺。
冬|闭藏季——“灸命门、补肾阳”
- 关键词:温肾、藏精、抗寒
- 推荐穴位:命门、肾俞、关元、涌泉
- 贴士:冬季可适度延长灸时(15–20min),但勿大汗淋漓,以“微热微汗”为度。
饭后30min内、酒后、剧烈运动后禁灸;女性孕期腰骶部禁灸。
一日之中:上午阳盛,最合补阳;午后次之;夜间21点后慎灸,防扰阳入阴。
气候异常:雾霾>150μg/m³、雷雨天、大风沙尘天暂停,防外邪随毛孔而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