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13644645513

总访问量:33548224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立秋食俗与养生的秘诀

   2025-08-26 网易140
导读

立秋食俗与养生的秘诀

立秋标志着夏去秋来,万物开始,从繁茂生长趋向成熟。立秋不仅是气候转折的节点,也衍生出丰富的食俗,既有“贴秋膘”的进补习俗,也有“咬秋”的时令趣味。



一、秋季是贴秋膘的时节,以食补夏亏,古人认为夏季炎热导致食欲不振、身体消瘦,立秋后需通过饮食补充元气,为秋冬储备能量。常见食物有炖肉,北方尤其流行吃红烧肉、炖肘子、羊肉汤等油腻荤,以肉贴膘; 山东有“立秋吃饺子赛贴膘”的说法,馅料多用肉类搭配白菜、韭菜;江南地区会吃糯米糕、八宝饭,利用高热量食物补虚。

二、咬秋:吃瓜防燥。寓意:“咬住秋天的凉爽”,寓意消除暑气、预防秋燥。经典食物有西瓜,京津地区立秋当天会吃西瓜,称“咬秋”,认为可避免腹泻、疟疾;浙江一带吃秋桃,象征健康长寿,桃核留至除夕丢入火炉祈福;部分地区啃煮玉米或烤山芋,应季丰收作物代表“啃秋”。西瓜虽寒凉,但立秋后逐渐减少食用符合养生逻辑;梨、苹果等润燥水果更适宜秋季。

三、地域特色食俗

1. 山东“吃渣”:用豆沫和青菜煮成“渣豆腐”,传说可防腹泻,实为调节肠胃。

2. 台湾“吃龙眼”:龙眼俗称“福圆”,立秋吃象征子孙富贵,并用于祭祀土地公。

3. 苏州“吃绿豆汤”:薄荷绿豆汤消暑,体现江南立秋 余热未消的饮食智慧。

四、立秋饮食养生你懂吗?

1. 少辛增酸:减少姜、辣椒等辛味,多吃葡萄、山楂等酸味水果以敛肺气;

2. 润燥为先:推荐蜂蜜、杏仁、莲藕、芝麻等防秋燥食材;

3. 忌过度进补:现代人营养过剩,贴膘需适度,避免加重脾胃负担。



立秋食俗融合了古人对自然的观察与生活智慧,既有“以食养生”的实用性,也承载着丰收的喜悦。在现代生活中,不妨根据自身体质,选择性地传承这些习俗,感受节气与美食的文化魅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kry8.cn/jknews/show.php?itemid=264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111@qq.com。
 
更多>同类健康24h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3644645513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