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13644645513

总访问量:24695353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潮湿天气感到疲倦困乏?中医来支招|中医养生

   2025-07-02 封面新闻2600
导读

炎热天气过后的持续阴雨天,空气湿度不断攀升,不少人会出现身体沉重湿闷、困乏无力、精神不振等不适症状。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种不适多与“湿气”有关。眉山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治中医师徐冰提醒,在夏季,我们需更加注意湿气侵袭的问题。“湿气”是什么?

炎热天气过后的持续阴雨天,空气湿度不断攀升,不少人会出现身体沉重湿闷、困乏无力、精神不振等不适症状。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种不适多与“湿气”有关。眉山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治中医师徐冰提醒,在夏季,我们需更加注意湿气侵袭的问题。

“湿气”是什么?

在中医理论中,“湿气”被称为一种邪气,有重浊、黏滞、趋下的特点。采访中,徐冰医生解释道,湿气的来源可分为外部环境与人体内部两大类。

外部湿气受气候和环境所影响,主要源于空气中的高湿度。例如阴雨潮湿的天气下会产生更多“湿气”。

“内湿”则多由生活方式和情绪因素引起。饮食不当是一个常见原因,例如经常食用生冷、油腻、甜腻的食物。长期饮酒、抽烟也会加重湿气。此外,当人长期处于焦虑、急躁、愤怒等情绪状态下,也会产生“内湿”。

潮湿天更容易“湿上加湿”?

潮湿天气之所以让人更感疲倦,也正是由于“外湿”和“内湿”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湿气往往会“攻其不备”——人体哪里虚弱,湿气就更容易侵袭那里。而大多数湿气偏重的人,往往脾胃虚。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湿。如果脾虚,身体运化功能变差,外界的湿气一侵袭,很容易“湿上加湿”。

哪些人更容易湿气重?

湿气在我们身体里主要和三个脏腑有关:肺、脾、肾。如果这三个脏腑出现问题,就容易导致体内湿气滞留。

不同部位的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1. 肺气虚:易感冒、常咳嗽。

2. 脾虚:舌边有齿痕(即“裙边舌”)、舌苔白腻或黄腻。

3. 肾虚:怕冷、水肿、乏力、易水肿、免疫力低下等。

中医祛湿方法:外调+内调

拔罐和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是非常经典也常见的祛湿方法。医生建议,这类方法一般一周进行一次即可,每次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不宜过频过久。

除外治法,徐冰医生还推荐通过饮食调理来辅助祛湿,特别是中医讲究的“药食同源”理念。按比例搭配一些祛湿健脾的食材,比如薏仁、赤小豆、茯苓、白术等,泡水饮用。

如何判断自己湿气重?

1. 头发出油快,皮肤易冒痘。

2. 舌苔厚腻,舌边有齿痕。

3. 大便黏腻、不易冲净。

4. 皮肤反复长湿疹、白色水泡(中医上称为‘白疱’)。

此外,徐冰医生特别提醒:夏季最容易湿气缠身。中医讲“脾主长夏”,而夏季本身湿度大、气温高,很容易让体内外的湿气叠加,出现不适症状。因此在饮食上需清淡少油,多选择清热祛湿的食物,比如薏仁、红豆、冬瓜、丝瓜等,合理借助中医疗法便能在日常生活中防湿气上身。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kry8.cn/news/show.php?itemid=287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111@qq.com。
 
更多>同类康养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康养头条
点击排行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3644645513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