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辅助手法有几种?
待解决1回答180点击
- 1楼上海市 移动访客
- 2025-08-12 17:32
辅助手法:是进行针刺时用以辅助行 针的操作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 循法:是以左手或右手于所刺 腧穴的四周或沿经脉的循行部位,进行徐和地循按或循摄的方法。此法在未得气时 用之可以通气活血,有行气、催气之功。若针下过于沉紧时,用之可宣散气血,使 针下徐和。(2) 刮柄法:亦名划柄法。是将针 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使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爪甲, 由下而上地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此法在下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促使得气。(3) 弹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 定深度后,以手指轻轻叩弹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4) 搓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 深度后,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向单向捻转,如搓线状,每搓2 - 3周或3 - 5 周,但搓时应与提插法同时配合应用,以 免使肌肉纤维缠绕针身。此法有行气、催气和补虚泻实的作用。(5) 摇柄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 深度后,手持针柄进行摇动,如摇橹或摇雜梦之状。此法若直立针身而摇,多自深 而浅地随摇随提,用以出针泻邪。若卧针斜刺或平刺而摇,一左一右,不进不退, 如青龙摆尾,可使针感单向传导。(6) 震颠法:是将针刺入臉穴一定 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 震颤,以促使得气或增强祛邪、扶正的作用。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